•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甘肃加速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提升供应保障能力 澎湃绿电如何稳定消纳(一线调研)

    来源 :荆楚网 | 作者:人民日报 | 2022年8月16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8月的河西走廊,阳光炽烈,西风漫卷 。

    记者从甘肃兰州出发 ,沿着连霍高速 、武金高速驶向西北,成片的光伏板、高耸的风机目不暇接。

    作为新能源开发大省 ,甘肃的风能技术开发量为5.6亿千瓦,位居全国第四 ;光伏发电技术开发量为95亿千瓦 ,排名全国第五。优越的资源禀赋之下,如何有序开发利用、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记者沿着甘肃境内的祁韶特高压输电线路一路走访 ,寻找答案 。

    新能源从哪儿来 ?

    追光捕风,多能互补

    盛夏午后,烈日当空 。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金昌市东大滩 ,像个燃烧正旺的火炉,烤得人皮肤生疼 。

    抬眼望去,数不清的光伏板在阳光照耀下更显蔚蓝,仿佛镶嵌在白茫茫戈壁滩上的一片湖泊。这里,是金昌振新光伏发电有限公司东大滩100兆瓦光伏电站 。

    “这些可不是普通的光伏板,是会转的 。”电站生产管理工程师王成虎如数家珍 ,“有了它们,发电量能比同规模固定式电站提高近25% 。”

    记者饶有兴致地上前观察 ,王成虎继续介绍:“光伏板通过两块感光板实现东西向的对日跟踪,自动识别太阳照射角度,然后随之旋转,实现发电效率最大化。”

    蹲下细看 ,在光伏板下还有成片的骆驼刺。“光伏板遮挡了部分阳光,这也带来了意外之喜——电站区域的植被较周边戈壁滩多出10%。”王成虎说,更显著的是经济效益——这座电站产生的绿电全部上网,去年发电量创历史新高 ,达1.8亿千瓦时。

    “太阳落山了岂不是没法发电了?”从光伏电站出来 ,记者问。

    “别着急  ,明天要去的光热电站正好能解答你的疑惑 。”同行的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工作人员唐新山说。

    第二天一早 ,从金昌出发,驱车800多公里,还没进入敦煌光电产业园,远远就看到一座巍峨挺立的吸热塔。

    走进场区,宛若置身科幻世界:以这座260米高的吸热塔为圆心,1.2万块定日镜逐层散开,像向日葵上按层排列的一粒粒种子 ,其中最远的一层距离塔心1.5公里 。

    “这些定日镜,每块面积为100多平方米。”首航高科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总经理刘福国说 ,“塔上的两个储盐罐里有3万吨熔盐 ,可储热11小时,连续24小时发电。人生就是博这座电站与一般光伏电站最大的区别 ,就是通过熔盐储存热能,实现昼夜均能发电 。发的电不仅可以直接上网,还可以储备下来参与调峰调频 。”

    作为亚洲第一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自2018年底并网以来,电站2021年发电量突破2亿千瓦时,今年预计达2.2亿至2.4亿千瓦时。

    离开光热电站时,西风渐起 。自电站东行280多公里,便来到玉门市玉门镇三十里井子 。虽然已近20时,这里的太阳仍未落山。

    12345

    上篇 :

    下篇: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