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从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看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来源 :中国能源网 | 作者:中国能源网 | 2021年3月16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近年来 ,汽车行业面临百年之未有大变局 ,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风起云涌,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得到高度关注。在这两个前沿赛道发力 ,有助于中国汽车工业甩开历史包袱 ,在新的赛道竞争。最终将汽车行业打造为新的支柱产业,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 。

    在2021年两会期间,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均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篇幅 ,围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这两大焦点进行了专门阐述,笔者对这些内容进行梳理后,提炼出四个关键词:续航 、回收、自主、新基建,并进行解读分析,以飨读者。

    新能源汽车:续航 、回收

    在经过几年的扶持之后,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前端的引导和扶持基本上已经达到目标——数据显示,在油电价差下,新能源运营车辆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已经与燃油车持平,甚至实现超越。新能源汽车在消费者间的口碑已经建立,接受程度不断提高 ,预计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将在2~3年后完全退出 。

    因此,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重心从供给端转入了车辆的消费端 。具体来看 ,有两个关键词:续航 、回收。

    1、续航:充电与换电技术或将双线并进

    “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 ,取消对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 ,增加停车场 、充电桩 、换电站等设施……”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先看第1个关键词“续航” 。众所周知,中国的充电桩常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81万辆,而充电桩数量为122万台,车桩比达到3:1,虽然已经是近年来的低值,但仍然远远无法满足用户要求,可以说,充电桩数量的不足,已经成为了遏制产业发展的最大阻力之一,从这点来看,加大充电设施的建设,是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问题在于,目前充电设施领域发展最短的那块板在哪?答案是充电利用率。根据2019年发布的《充电服务报告》 ,2018年全国公共充电设施利用率不足10%。很多电桩持续亏损 ,削弱运营商建桩积极性。虽然国内公共充电桩从2015年5.78万台增加到2019年51.64万台 ,年复合增速72.89%;基本达到了2015年的规划数量,然而,由于充电速度慢、布局不合理、重建设轻运维、质量问题等因素 ,导致很多的公用充电桩并不能完全满足车主的需求,属于低效甚至无效基建 ,这就是充电桩利用率低的原因所在 。

    从这点来看,在十四五期间 ,充电桩的有效投资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2020年5月一项针对上千名车主的调查显示,有60.8%的车主认为,充电速度是选择充电桩的决定性因素  。这也是为什么政府工作报告连续第二年提及“换电站”的原因 。

    12345

    上篇:

    下篇:

    350 45px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