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网络餐饮如何吃得安心?

    来源 :互联网 | 作者:佚名 | 2017年3月13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记者在淘宝网上随机搜索了“手工曲奇”、“手工糖果” 、“自制食品”等相关词汇  ,并进入相关店铺首页进行查看,发现大部分商品均有“该用户已通过淘宝食品特种经营认可”等相关资质证明,并显示有“1000元”、“9888元”等不同数额的保证金,不过也有部分商家并没有显示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等相关手续 。

      记者又登录了“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等多家外卖APP ,查看资质后发现,有的商家在资质一栏显示了营业执照和食品许可证,有的只显示了营业执照 ,个别商家没有任何显示,还有的甚至未显示商家营业资质信息查看入口 。

      “网上订餐、买食品确实比较便宜,多数味道也不错,又直接给送到家门口 ,挺方便的。但因为看不到实物 ,肯定还是会担心制作、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采访中 ,不少市民表达了这样的担忧。

      【方案】

      安全问题愈加瞩目:相关政策应声出台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2016年10月1日起,《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正式发布并实施,为自制食品、外卖、私家小厨等网络食品交易制订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以保证消费者入口食品的安全性 。

      《办法》中规定,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入网食品生产者应当按照许可的类别范围销售食品,按照许可的经营项目范围从事食品经营 。这一规定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使其可以放心囤货,享受物美价廉的同时免除后顾之忧。

      《办法》对食品经营者也提出了要求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在通信主管部门批准后30个工作日内 ,向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取得备案号。对私房菜、农产品加工、糕点烘焙之类的“家庭厨房”等自建网站交易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未履行相应备案义务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互联网消费大势下,“为便捷买单”成为理所当然的事 。然而 ,买了“便捷”,失了“健康”,却是得不偿失。毫无疑问,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是一件“大事”。《办法》的施行,为“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确保了广大网民在网络上消费的安全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此前并没有专门针对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办法》的提出填补了相关规定空白 ,也为今后的执法工作提供了依据。今后,他们将严格依照《办法》相关要求 ,加大对网络食品的监管力度,全力保障食品安全。
    12

    上篇:

    下篇 :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