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可再生能源电价市场化之路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 作者 :佚名 | 2017年11月6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风电、光伏发电机组参与竞价上网是大势所趋 ,但市场化路径及实现手段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且相关政策的定位为原则性、指导性意见 ,地方政府实际执行情况差异性较大。本文整理了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现行电价形成机制及相关政策导向 ,探讨竞价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 ,并指出与火电度电成本相当是实现市场化竞价的基本前提 。

    风电、光伏发电现有电价形成机制以及竞价上网的政策导向

    (一)现有标杆电价形成机制

    国家发改委于2009年、2013年分别发布了《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1906号)、《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638号),明确了风电、光伏发电按资源区域执行标杆上网电价的定价机制,该机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 、分区域核定电价,依据当地资源特点及建设成本划分不同区域相应核定上网标杆电价,其中风电分为四类资源区 、光伏发电分为三类资源区 。

    2、新 、旧项目“双轨制”,即不同时点前后投产的机组执行差异化电价。自2009年以来,发改委连续三次下调风电标杆电价、两次下调光伏发电标杆电价[1] ,下调电价仅限于关键时点后核准并投产的风电、光伏发电机组项目,存量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仍执行原上网电价 。

    3、电价组成“两部制”。可再生能源标杆电价分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为当地“煤电标杆电价”,由当地电网公司按月结算;另一部分为“电价补助”(风电电价补助约0.2元/度,光伏发电电价补助为风电的2-3倍),一般在项目投产并申请纳入补助目录后由财政部划拨,资金来源于全国工、商业用户上缴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费(0.019元/度)。近年来 ,由于可再生能源补贴基金缺口持续扩大(公开市场预测2016年底达到600亿元) ,“电价补助”的到位周期较长,拖欠期可达2年-3年 。

    如果把“双轨制”与“两部制”结合来看,同一地区关键时点前后投产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差异化电价全部体现在“电价补助”部分。例如 ,内蒙古赤峰地区,2015年前投产以及2016年核准并投产的两个风电项目,标杆电价分别为含税0.51元/度、0.47元/度,其中两个项目“煤电标杆电价”均为0.3035元/度 ,而“电价补助”分别为0.2065元/度 、0.1665元/度。

    综上 ,我国现行的风电 、光伏发电标杆电价形成机制较为复杂,但初衷是在综合考虑项目所在地资源、设备造价、以及施工成本的基础上,相应核定标杆电价以确保新建项目具备合理的利润空间 。当部分区域建设规模增长过快,或实际发电成本出现下降 ,国家能源主管部门会相机动态调整标杆电价以及补贴标准,以引导新建项目的合理投向并控制其超额利润。

    123

    上篇 :

    下篇 :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