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综合施策 有效激活绿色金融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 作者 :佚名 | 2017年11月6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当然,我国绿色金融还处在起步阶段,先行先试者仍希望得到更多支持。不少金融机构呼吁在贴息、担保、MPA考核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差异化优惠政策,切实引导资金流向,刺激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

    再次 ,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推动相关创新型金融产品发展。

    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发展与创新 ,离不开系统 、全面、科学、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然而,当前的绿色金融产品仍存在标准不统一、认证和评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根据兴业研究发布的《我国绿色金融标准发展现状及建议》 ,我国目前有人民银行和发改委两个版本绿色项目界定标准,但对绿色项目的界定范围存在区别。例如,发改委支持的绿色项目中包括核电类项目,但央行并未将核电项目列入绿色债券支持范围 。类似问题不一而足。这种不一致性与金融领域普遍存在的监管不协调相似。可想而知,缺乏明确、统一的标准,恐将使社会资本对进入绿色领域有所顾虑 。

    此外,碳金融和环境权益交易等相关金融产品有待进一步发展。碳交易这个概念并不新鲜,简单来说 ,即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费用 ,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 。此前,我国已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并希望能够逐步启动全国范围内的碳交易市场 。早在去年,已有专家表示 ,未来可开发碳期货、碳期权、碳掉期、碳基金 、碳债券、碳租赁等碳金融产品  ,同时 ,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也可进行抵、质押获得融资。

    总之,作为一个外部效应极强的产业,绿色产业、绿色金融更加离不开多方乃至全球的通力合作。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在“绿色金融体系:探索未来之路”圆桌会议上所呼吁的,G20 、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当在已取得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绿色金融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继续推广绿色金融。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利用G20、金砖国家峰会等平台,也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途径。

    12

    上篇 :

    下篇: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