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电力规划工作如何适应能源革命

    来源:互联网 | 作者:佚名 | 2016年8月15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电力规划是指导电力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电力规划工作一直得到了政府 、电力生产 、运行、建设、设计、设备制造、科研等方方面面的重视。电力规划工作应该说很好的支撑了中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 ,电力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必然有规划工作者的巨大贡献 。但相对于其重要性,电力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的,还有巨大的改进空间。

      一、我国电力规划工作发展历程及近况

      规划管理工作严重滞后。1997年12月 ,新中国成立40多年后,电力工业部编制和颁布了有关电力规划工作的第一部《原则》,《电力发展规划编制原则》 。过了近20年,2016年5月国家能源局颁布了《电力规划管理办法》 。

      规划工作成果发布严重滞后。近二十年来 ,国家层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规划)纲要均按时发布 ,而电力规划目前查到只有1996年电力部计划司出版的 《电力工业九五计划汇编集》和2001年由国家经贸委发布的“十五”电力规划,其他电力规划均没有查到 。

      规划结果误差偏大 。1949~2015年,我国实施了12个五年计划(规划) 。“一五”到“五五” ,发电量预测年均增速都在10%以上 ,最高为23.3% ,而预测偏差最大只有4.4个百分点,预测速度偏差18.9%。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电力计划实质上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手段 。纳入计划的电力项目,国家统一安排建设资金并控制建设进度 ,电力计划的执行结果主要取决于国家计划资金的落实情况。

      “六五”到“九五”,发电量预测年均增速调整到7%以下 ,除“九五”外,实际增速均高于预期。偏差最大在“八五”,预测年均增速6.6%,实际10.2%,预测偏差3.6个百分点 ,预测速度偏差54.5%。

      这一时期,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电力工业管理逐步引入市场经济办法 ,国家鼓励地方、部门和企业投资建设电厂,并在“九五”期间结束了我   国长期缺电的历史 。由于出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国内电力投资热潮受到影响,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限制电源建设 ,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一时期规划调节不灵,预测偏差过大的问题 。

      进入本世纪 ,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沿着市场化改革方向不断深入。然而在“十五”期间,电力规划预测目标严重偏低,发电量预测年均增速5.2%,实际13%,偏低7.8个百分点,预测速度偏差150%。2005年全国发电量25003亿千瓦时,装机容量51718万千瓦;而在电力工业“十五”规划中,上述指标仅为17500亿千瓦时和3.9亿千瓦,装机总量差了1.27亿千瓦。
    1234

    上篇:

    下篇 :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电邮 :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