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180 50px

    行业新闻

    人民币国际化与我国外债管理

    来源: | 作者: | 2015年8月6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三、对本 、外币外债实行全口径管理的必要性我国政府在人民币外债管理上存在政策冲突 。对外债管理目标而言,需要本、外币外债统一管理,从而保持适度外债总规模,合理优化外债结构和资金投向,控制整体风险;对人民币国际化目标而言,则偏向于采取差别化管理  ,这可以鼓励和推动国内机构借用人民币外债,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提高人民币境外接受程度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在金融改革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人生就是博要重新优化外债政策。虽然放宽人民币外债的监测和管理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人民币国际化更多的是依靠市场的“自然选择”,不是必须通过本、外币债务差别化管理实现 。本、外币差别化管理仅仅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提升 ,跨境人民币资金不受监管的大量出入,对国内经济金融造成潜在威胁,因此 ,外债政策方面需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前提下,平衡好人民币国际和外债风险,将本 、外币外债纳入统一监管。

    四、我国全口径外债总额和结构截至20153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102768亿元人民币(等值16732亿美元),主要是由于外债统计口径调整引起的。其中 ,首次纳入统计范围的人民币外债余额为49424亿元人民币(等值8047亿美元),占全口径外债余额的48.1% 。若按调整前口径(外币外债)计算,我国外债余额较2014年末减少3% 。从20153月末我国人民币外债的构成来看,非居民存款和贸易融资类人民币外债合计占比近60% 。非居民存款主要是境外机构持有的人民币存放于我国境内银行产生的外债,这部分存款与我国境内机构从境外直接借用的狭义外债有较大区别 。贸易融资类人民币外债基于进出口贸易背景,主要是境内金融机构为进出口企业提供的融资产品而产生的对外负债,这部分外债实质上是伴随我国跨境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增加而自然产生的 。

    五 、我国外债风险的国际比较目前 ,我国外债可持续水平较高,总体风险不大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债务率、负债率 、偿债率、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例分别为69%、21%、10%137% ,而我国2014年的数据分别为35%、8.6% 、1.9%562%。就人民币外债占比来看 ,我国目前还处于比较恰当的水平 。从国际上看,货币国际化程度高的发达国家,其本币外债占比普遍较高,如美国和德国2014年末本币外债占外债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3%72%。货币国际化程度低的经济体外债则以外币外债为主,本币外债占比一般较低  。我国本币外债占比(48.1%)低于欧美发达经济体,但高于主要亚洲新兴经济体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 ,以及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逐步落实等,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以非居民持有人民币资产形式表现出来的人民币外债仍然会继续增长 ,长期看,对外债整体风险的管控仍不容松懈 。

    12

    上篇:

    下篇  :

    350 45px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77号比科新大厦  传真 :  电邮 :303235380@qq.com 

    陇ICP备14001663号 人生就是博集团   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