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国家能源集团积极迎接低碳时代

    2020年12月1日

    身为能源央企排头兵 ,国家能源集团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减排技术水平的同时,做好了以市场化手段加快减排的准备,积极迎接低碳时代的到来。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的时间,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70年时间,能源转型和碳减排承受巨大压力 。

    我国二氧化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使命 ,国家能源集团将为此不懈努力。

    基于行业历史的状况,国家能源集团此前已打下了碳资产管理的坚实基础。碳市场是以市场化手段达到减排目标的重要路径,对我国实现碳达峰以及碳中和目标尤为重要。在全国碳市场即将运行之际,国家能源集团愿将此前积累的宝贵经验与业界分享,为全国碳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助力。

    如果将碳市场的运行比喻为建造一座高楼大厦,那么打好地基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国家能源集团已为碳市场这栋大厦打地基十余年,坚实可靠。全国碳市场无论是处于目前的全面搭建阶段,还是未来的运维管理时期,国家能源集团都将积极参与 。

    从国际经验来看,控制碳排放不仅是企业的基本义务,还是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国家能源集团对碳资产的专业化管理,已做到了减排和效益的双丰收。未来,国家能源集团将以全国碳市场为重要起点,充分准备迎接低碳时代的到来。

    碳交易地基已夯实

    碳市场诞生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的《京都议定书》,欧盟等国际主要碳市场均在那之后相继诞生 。《京都议定书》对碳市场的定位为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用无形的手推动边际减排成本最低的控排主体实施减排 ,进而降低各国实现碳排放控制目标的成本。

    我国于2007年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2011年 ,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碳交易从规划走向实践。自2013年6月以来,我国7个试点碳交易市场相继鸣锣开市,拉开了我国碳市场从无到有的序幕 。

    《巴黎协定》接班《京都议定书》之后,全球碳市场进入第二波发展热潮。我国于2016年批准了《巴黎协定》,并于2017年12月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电力行业是全国碳市场初期纳入的唯一行业 ,年碳排放量约40亿吨 。后续将逐渐分批纳入8大行业 ,年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

    目前 ,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正在紧密推进中 ,历史年度碳排放核查工作基本完成,配额分配方案趋于成熟 ,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平台已基本建设完成。业内预计,全国碳市场有望于近年内正式启动交易。

    国家能源集团火电装机和风电装机均位居全国第一,总排放量约占全国初期碳市场的六分之一 ,CCER年减排量约千万吨,碳资产体量巨大。除电力企业外,国家能源集团还有交通、化工、煤炭等行业类型控排企业  。在此情况下,国家能源集团对碳市场的探索早在2008年就开始进行。国家能源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龙源碳资产公司成立于2008年,具有12年碳资产业务经验,是国内成立最早、业内水平领先的专业化碳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碳交易将给控排企业带来额外的碳排放成本,但通过碳排放管理也能减少履约成本。碳市场环境下 ,企业必须设法降低碳排放成本和交易履约风险,碳资产管理就是要研究通过何种碳资产管理方法或者技术手段,使企业交易履约风险可控、成本最小化 ,并提升碳资产价值 。

    2008到2013年期间,在国内碳市场尚未启动试点时期 ,龙源碳资产公司积极参与国际碳市场 ,从事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项目开发与交易。实现CDM到账收入23亿元 ,各项业绩在电力行业稳居第一。

    在国内碳市场开始试点之后,国家能源集团依托参与国际碳市场的成功经验,建立了国家能源集团-分子公司-基层企业“三级管控体系”,确立统一管理、统一核算 、统一开发、统一交易的“四统一”的碳排放管理原则,在集团内推行专业化服务。

    统一管理,是指是指建立管理组织架构 ,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系统开展碳资产管理能力建设,打造专业化碳资产管理团队。统一核算 ,是指建立碳盘查工作标准,规范基础数据报送 ,开展年度碳盘查,分析总结集团碳排放数据,协助电厂配合第三方核查。统一开发,是指统筹有序开发国家能源集团CCER项目、碳金融产品。统一交易,是指制定科学合理的交易策略 ,统一交易操作,高效完成年度履约 。

    在参与碳市场的各项准备工作里,碳排放数据是建设碳市场和控排企业开展碳交易的基础,相当于碳市场大厦平稳运营的地基。近几年里,国家能源集团连续对所属167家电力企业和14家化工企业的碳排放数据做盘查和整理,为参与全国碳市场提供数据支撑。

    为确保碳排放数据质量,国家能源集团结合理论推导与数据逻辑 ,综合评判燃煤加权热值与缩分样热值比例阈值范围、碳元素含量与发热量线性度 、负荷率与排放强度相关性以及排放强度与煤耗关系,解决了实测元素碳含量和碳氧化率等技术难点,创新形成的确认供热煤耗阈值范围等做法已被核查机构普遍采用 。通过组织年中检查指导,强化监测计划制定和执行,使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大幅提升 。

    面对碳市场交易这个专业要求极高的领域,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 。国家能源集团已经对系统内各级企业开展多轮碳排放管理培训 。2018-2020年,国家能源集团对内部180多家火电化工企业600余名员工开展了专业培训 ,全面系统地提升了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 。同时 ,相关的人员培训每年都在滚动进行,不断提升更新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

    另一方面,碳市场的运行需建立在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之上。为高效智能化开展碳资产管理,国家能源国家能源集团建设了内部的碳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了产业全覆盖,包括煤炭 、电力、化工  、运输板块等的控排企业 ,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企业,以及金融企业,包括排放管理 、MRV、配额管理 、CCER管理、交易管理 、履约管理、碳金融管理 、CCUS管理等八大功能模块 。碳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作为贯彻集团四统一管理的重要抓手,实施大数据和碳账本管理 ,为碳交易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龙源碳资产公司首创碳资产交易平台,与集团碳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互联互通,为国家能源集团旗下试点碳市场的控排企业完成各年度碳交易及配额清缴履约,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获得显著提升。

    在火电厂二氧化碳排放量计量方法上 ,欧盟将核算法和在线监测法(CEMS)两种方式置于同等地位,美国则优先使用CEMS方法。国家能源集团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在多个电厂实施二氧化碳排放在线监测试点,克服烟囱高空施工困难,实现了国内百万千万级火电燃煤机组成套CO2 CEMS的成功安装,以探索CEMS法获取火电厂排放量并应用于未来碳交易市场的可能性。

    积极参加全国碳市场建设

    生态环境部近期公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和《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安排了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 、结算系统、排放数据报送平台等测试计划 。公开明确“十四五”将是我国碳市场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将实现从试点先行到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实现从单一行业突破到多行业纳入,实现从启动交易到持续平稳运行。启动在即的全国碳市场,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企业减排,推动企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国家能源集团旗下全部167家火电企业和9家自备电厂将纳入交易,碳资产规模是现有试点企业的7倍。

    从国家能源集团近几年的实践来看,碳资产管理是连接国家能源集团各业务板块的天然纽带和实现低碳发展目标的有效抓手 。继续坚持“三级管控体系” ,贯彻“四统一”碳资产管理原则,将碳资产管理与集团传统业务深度融合 ,可实现集团整体效益最大化和绿色低碳发展。

    国家能源集团把推进全国碳市场的基本制度建设作为己任,先后对全国碳市场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碳排放交易规则》《排放报告管理暂行办法》《核查管理办法》《碳排放权登记结算与交易活动管理办法》等关键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

    国家能源集团还深度参与了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方案制定,多次参与配额试算。旗下龙源碳资产公司参与了《发电企业碳交易技术指南》全文编写 ,已获批公布,该指南将填补国内发电企业碳交易系统性指导文件的空白。

    核算企业碳排放需要大量的生产数据支撑,国家能源集团为加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制定发布了《碳排放管理规定》 、《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管理办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管理办法》等三个厂级碳排放管理制度模板。在规范内部各企业碳排放管理工作的同时 ,也可为其他同行提供有效的参考 。

    全国碳排放市场建设尚处于推进阶段,碳排放政策的设计和配额分配方案的确定离不开各个行业、大型企业的数据支撑。碳排放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 ,各项碳排放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使电厂在碳排放工作中有章可循 。在人员岗位变动、部门分工调整时统筹考虑、合理安排 ,才能确保碳排放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数据资料的准确性。

    探索碳中和路径 ,迎接低碳时代

    国家能源集团作为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能源企业,以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为指引,将采取加快新能源发展,调整电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 ,加大CCUS技术研究投入,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施,推进整个集团绿色低碳转型 。

    “十四五”时期 ,我国将加大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力度,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国家能源集团将和各界同仁携手并进,共同推进全行业碳市场的建设,在集团内全面开展碳盘查 ,摸清内部各行业排放数据 ,开发自愿减排项目(CCER) ,参与配额分配方案研究,前瞻研究在线监测技术 ,推广减排节能技术,积极开展碳交易 ,完成清缴履约等。

    一方面 ,国家能源集团在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CCS)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集团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全流程煤基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示范项目 ,设计产能10万吨/年,为CCS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提供示范。人生就是博将继续加大CCUS技术的研究投入,为实现2060年碳中和提供技术保障 。

    另一方面,积极建设可再生能源项目也是迎接低碳时代的重要保障。国家能源集团拥有风电  、光伏 、绿电制氢等多种类型减排项目,现有非水可再生能源项目每年减排量约5000万吨 。此外,还可以利用绿证、地方碳普惠等机制,确立项目的减排效果。

    国家能源集团于2013年启动全国第一个CCER项目开发,创下全国第一个项目备案、第一笔减排量签发、第一笔CCER线上交易等多个“第一”。人生就是博积极参与“国家能源生态林”建设项目,积极开发集团对口扶贫县CCER项目,探索集团内部碳普惠体系,以市场化补偿机制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扶贫工作。

    在低碳时代越来越触手可及的当下,大型能源集团须全方面谋划低碳转型的战略。国家能源集团作为能源央企排头兵,加快调整自身业务结构义不容辞。同时,用更经济、更有效率的方式达到减排目标也是人生就是博努力的方向。积极参与和建设全国碳市场,即是人生就是博主动迎接低碳时代的一份努力。

    来源(中国能源网) 作者(中国能源网)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