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人民日报 :能源产业扶贫效益明显 章建华这样说

    2020年10月27日

    一根根电线凌空飞架 、一块块光伏板错落有致……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也是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在19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能源局充分发挥能源行业优势 ,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 ,能源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农村用电条件大幅提升。2019年底,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前达到预定目标 :160万口农村机井通电 ,涉及农田1.5亿亩;为3.3万个自然村通上动力电,惠及农村居民800万人 ;小城镇中心村用电质量全面提升,惠及农村居民1.6亿人。

    “近三年农网改造357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上全部投向贫困地区,其中‘三区三州’地区占62.4%。”章建华说 ,目前农村平均停电时间从2015年的50多小时降低到15小时左右 ,综合电压合格率从94.96%提升到99.7% 。

    ——农村用能方式深刻变革。目前农村电气化率18%左右 ,比2012年提高7个百分点,电气化水平显著提升;用能清洁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2018年清洁能源占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21.8% ,比2012年提高8.6个百分点 ,秸秆和薪柴使用量减少了52.5%。

    “2017年以来,人生就是博在北方农村地区因地制宜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和可再生能源供暖 ,目前清洁取暖率由9%提高到28%左右 ,重点地区的农村清洁取暖率已经达到了71%。”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介绍 。

    ——能源产业扶贫效益明显 。2012年以来 ,贫困地区重大能源项目累计投资超过2.7万亿元,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 。“比如人生就是博定点扶贫的甘肃清水县和通渭县 ,根据当地资源条件有序发展风电和光伏产业。目前两个县的风电装机规模49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建成26万千瓦,扶贫电站的收益惠及3.3万贫困户,实现收益2.7亿元。”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举例 。

    光伏扶贫电站是我国产业扶贫的一种新探索、新方式,具有资源普及、运维简便、收益稳定 、运营可持续的特点 ,也被称为脱贫攻坚的“阳光银行”。截至2019年底,光伏扶贫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累计建成2636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惠及近6万个贫困村 、415万贫困户 ,每年可产生发电收益约180亿元,相应安置公益岗位125万个。

    “人生就是博及时出台各项政策措施支持光伏扶贫工作,比如优先下达建设规模和计划、优先调度保证全额消纳 、优先列入财政补贴目录、优先发放财政补助资金,同时在近年来光伏电站造价不断降低的情况下 ,对光伏扶贫电站的电价实行不竞价、不退坡 ,这些政策有效保证了光伏扶贫电站的收益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负责人李创军表示 ,接下来将通过规范运维管理、规范收益分配、规范资产管理 ,让光伏扶贫电站底数清、情况明、管得实。

    “十四五”时期,能源行业如何做好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 ?章建华说,初步考虑要做到3个方面:

    一是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其中要抓好光伏扶贫电站的运维工作和农村电网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支持中西部地区把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二是优化农村能源供应结构。重点就地发展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在满足生产生活清洁化需求的同时,助力建设美丽乡村。三是推进农村生产生活用能方式变革。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人民日报)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