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怀仁镇:风光地热“三位一体”惠民强镇

    2020年2月11日

    在商河县西北部,一个以新能源应用为主导的特色新能源小镇——怀仁镇正在崛起。该镇集40兆瓦光伏电站、56个村级光伏电站、830户屋顶光伏电站、6万平方米建筑地热供暖、2932户空气源热风机、23台风力发电机等新能源元素于一体,光伏发电、地热取暖、风电利用互补共建,让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新能源发展的红利  。

    一张蓝图绘发展

    “2017年人生就是博抢抓光伏补贴末班车,启动实施‘村村通光伏’工程,建设了56个村级光伏电站 ,成功打造了济南市首个整建制光伏小镇。”怀仁镇党委书记王光芹说,“与此同时,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助力人生就是博成功创建了‘济南市首个地热供暖示范镇’,光伏 、地热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为人生就是博发展特色新能源小镇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017年,怀仁镇结合当地产业基础,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一重大机遇,制订了“能源强镇、生态美镇 、商贸活镇、旅游兴镇”发展蓝图 ,聚全镇之力打造生产、生活 、生态融合的特色新能源小镇 。

    短短三年的时间里 ,怀仁镇先后汇集光伏、地热、空气源、风力、生物质等多种新能源 ,努力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新能源产业由少到多 、由点到面,逐步呈现出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 。“打造特色新能源小镇是发展所需 、民心所向,去年被评为省级绿色能源示范镇,是对人生就是博工作的肯定 。2020年人生就是博的发展目标是以新能源 、新装备、新材料为主导,打造新产业聚集地。”王光芹绘出一幅怀仁特色小镇的长远发展路线图。

    三力齐发聚动能

    在创建特色新能源小镇过程中 ,怀仁镇积极发挥“政府引导力、市场参与力 、政策助推力”作用 ,通过财政资金撬动 、社会资本引入 、抢抓政策机遇,在项目推进中,担当作为,敢想敢试,走出一条“政府能支撑 、企业愿投入 、群众得收益、环境有改善”的新能源发展路径。

    “为让新能源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近年来,人生就是博充分借助杏花节 、微信公众号 、沿街灯箱等多种载体 ,对新能源发展应用进行宣传推介。”在采访中王光芹说 ,“2017年人生就是博重点推进村级光伏电站项目、屋顶光伏项目;2018年重点推进地热项目 、风电项目;2019年重点推进空气源热泵热风机、生物质清洁取暖应用项目 ,通过政府引导 ,人生就是博全镇凝聚起了强大的新能源发展共识。”

    项目的顺利推进更是得益于上级的政策支持,怀仁镇通过抢抓光伏产业政策机遇,拿到光伏电站建设的最后一张“通行证”,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山东电建作为施工方先行垫资部分工程款,为项目推进提供有力保障,半年时间内56个村级光伏电站全部实现并网发电;通过抢抓全县无煤化冬季清洁取暖政策,实施镇区地热取暖 、学校分布式复合新能源取暖、农村空气源热泵取暖 ,在农村开创了绿色环保取暖新模式;借助招商引资政策扶持机遇 ,风电项目 、节能保温项目陆续落户怀仁 ,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应用实现了有机融合……一个个项目的成功推进,为怀仁镇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劲新动能。

    五大成效助转型

    “原来人生就是博老两口在家,每年冬天要烧1000多斤煤来取暖 ,但孙女一回来还是喊冷 。”怀仁镇杨家村村民安秀英说 ,“今年家里安了热风机,真的方便很多,别看我俩80多岁了也都会用,取暖效果可比炉子好多了,孩子们也愿意回来了。”

    安秀英家的热风机是怀仁镇新能源应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通过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 ,在促进群众生活品质提升的同时,还为怀仁镇带来财政收入增长、生态环境改善、企业发展壮大、增进民生福祉等一系列发展红利,怀仁镇逐步实现从传统农业大镇到特色新能源小镇的转型升级 。

    “56个村级光伏电站年发电量总数约400万千瓦时 ,项目可持续运营发电25年 ,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效益,仅村级光伏电站每年就可以节约标煤1200多吨 ,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000多吨。”怀仁镇光伏运维中心负责人周荣舰说 。据了解,截至今年1月底,该项目已累计发电1005万千瓦时 ,总收入达到1000多万元 ,整个项目运行25年 ,能给各村带来近亿元的村集体收入,为民生改善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为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 ,怀仁镇立足产业基础和城镇规划,突出新能源发展定位,高标准规划设计了占地1440亩的新能源科技产业园,当前正在按照“九通一平”的标准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下一步将重点引进新材料 、新能源等产业,加快推进新能源应用补齐民生短板,以打造完整新能源产业链助推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大众日报)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