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宁德时代加速扩张产能以稳固地位 电池行业竞争加剧

    2019年5月7日

    宁德时代日前发布的2019年一季报显示 :实现营业总收入约99.82亿元 ,同比增长168.93%;实现净利润10.47亿元,同比增长153.35%。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 ,宁德时代增长主要源于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同时销售规模扩大,并通过加强费用管控,费用率有所下降。

    今年一季度总营收、利润增幅翻番

    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总收入约99.82亿元,同比增长168.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7亿元,同比增长153.35%;基本每股收益0.48元 ,同比增长128.57%。

    现金流方面,宁德时代2019一季度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9.77亿元,而去年同期为-32.7亿元。2019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2.7亿元,应收账款和票据同比增长28.53亿元 ,回款情况良好;公司应付账款和票据同比增长124.53亿元、预收账款同比增长48.87亿元。

    崔东树认为 ,宁德时代经营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源于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同时销售规模扩大,并通过加强费用管控 ,费用率有所下降。而一季度的经营现金流良好体现出宁德时代的产业链强势地位。

    此外,崔东树表示,今年一季度整车企业抢电池的压力较大。考虑到整车企业一季度的经营压力较大,但抢跑市场的补贴延续期的盈利和销量冲刺的机会难得。因此在相对不确定的补贴延续期内 ,各整车企业会设法确保电池的供给,尤其是电池的匹配管理政策严格 ,不能有替代等不符合生产一致性的问题出现 ,因此宁德时代的产品成为抢补贴的重要资源。

    牵手多家企业间加深合作

    近两年,有越来越多的车企或选择与宁德时代合资,或选择与宁德时代进行合作。今年1月,星云股份宁德时代签订合资经营合同 ,设立了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围绕储能产业链,重点对大数据软件服务、储能用BMS、系统集成等进行研发和生产;4月宁德与科士达合作 ,合资设立宁德时代科士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生产及销售储能系统PCS、特殊储能PACK 、充电桩及“光储充”一体化相关产品。

    2018年12月14日 ,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广汽新能源)与宁德时代合资设立广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暂定名),为动力电池系统的开发、生产 、销售以及提供相关售后和技术咨询服务。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31亿元,注册资本1亿元 。

    此外,宁德时代还与吉利汽车控股的浙江吉润签署合资经营合同,拟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电芯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研发 、制造及销售。宁德时代出资5.1亿元,占比51% 。

    最早开启宁德时代合资时代的要数上汽集团,一下成立了两家合资公司,分别为时代上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与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其中,时代上汽注册资本为20亿元,宁德时代拟持股51%,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 、锂聚合物电池等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及售后服务 ;而上汽时代注册资本为3亿元,宁德时代拟持股49% ,主要从事动力电池模块和系统的开发、生产及销售。

    除了设立合资公司外,宁德时代还在2018年3月、5月和7月,分别与大众、戴姆勒、华晨宝马合作,成为跨国企业的电池供应商。从上述合作来看,眼下宁德时代很是“抢手”。

    加速扩张产能巩固行业地位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9年第一季度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为9.53GWh,同比增长216.47%,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77.41% 。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第一季度装机量为8.79GWh ,同比增长260.85% ;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第一季度装机量为0.74GWh,同比增长28.89%。

    从装机量台数来看,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前三家,装机量之和占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70.66%。其中宁德时代一季度装机量达到7.36万台 ,位列乘用车配套动力电池企业首位。

    另一方面 ,随着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动力电池产业的市场持续增长。4月24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现有产能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市场对产品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推动业务发展 、巩固市场地位,拟投资建设湖西锂离子电池扩建项目 ,总投资不超过人民币46.24亿元。

    此前,宁德时代还公布了江苏时代项目(投资总额不超过人民币74亿元 、总产能10GW)、溧阳动力电池项目(总产能36GW)来逐步释放产能 。子公司宁德邦普还拟投资不超过91.3亿元建设镍钴锰酸锂产能10万吨(含前驱体10万吨)项目 ,加速扩张电池产能。

    电池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目前看来,宁德时代在我国动力电池市场占有优势地位。不过,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曾公开表示,从整个行业来看,形势并不乐观 。一方面,新能源补贴退坡车企要求电池企业降低配套价格,上游原材料价格近年来上涨也给电池企业带来压力 。

    另外,有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数量达155家 ;2017年降为约130家;2018年动力电池企业数量继续下滑至105家。再加上比亚迪拆分电池业务蓄势待发,孚能科技凭借软包电池异军突起 ,国轩高科统筹布局 ,天津力神迎来圆柱电池丰收 ,比克电池高能电芯取得突破 ,亿纬锂能正发挥戴姆勒效应。众多企业都在加速布局新能源产业。

    与此同时,海外的对手也正在悄悄接近,对中国动力电池市场虎视眈眈。从2018年4月开始,包括三星 、LG 、SKI在内的韩系三大电池公司纷纷打破沉默状态 ,高调启动在中国的新一轮投资。目前,日本松下、韩国LG化学、三星SDI动力电池在国际市场的市占率高达76%。有分析指出,未来中国可能会放开对国内电池市场的保护,日韩厂商将进入中国市场,彼时行业竞争会大幅加速。

    来源(中国能源网) 作者(中国能源网)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