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地方政府频出利好 下半年光伏市场能否起死回生?

    2018年7月24日

    炎炎夏日 ,暑气鼎盛 ,这段时间本是一年之中最为火热的日子,但是国内的光伏行业却因为一则新政的发布迎来寒冬 。回首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 ,就像一个婴儿从脱离襁褓到学会走路,最后到快速奔跑的过程 。诚然,光伏产业在近年来的发展十分迅速 ,但是这种迅速也造成了行业人士的盲目乐观 。就像一个考上大学的大学生 ,他以为自己成长的很快,马上就可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可以展翅高飞。然而现实往往比较骨感 ,大学期间一般是需要父母为自己花钱最多的时期 。光伏行业成长到现在 ,似乎也处于这种介于成年与未成年之间的过渡期。“531”新政其实很简单也很粗暴,就是暂停补贴而已 ,就相当于把大学生的生活费给停了而已。所以直到“531”新政发布 ,很多人才发现每年都在喊的“平价上网”并没有那么简单;直到“531”新政发布 ,很多人才发现,原来行业没有了补贴真的不行 。

    地方政府频出利好 下半年光伏市场能否起死回生?

    7月,当残余的那点“630”逝去,行业不可避免的在盛暑时期迎来寒冬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光伏企业市值大跌 、产品价格下滑 、欠薪 、被拉横幅闹事的新闻此起彼伏 ,这让不少企业陷入绝望 。但是正所谓成也补贴,败也补贴,最近的几个地方政策让行业又升起了希望。

    多地发布利好政策

    在业内一片萧条之际,各地方利好政策的出台让人看到了下半年的一丝希望 。而之前在光伏领域的发展一直不尽如人意的广东省似乎有意趁此机会崛起。

    地方政府频出利好 下半年光伏市场能否起死回生?

    近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财政委员会印发《深圳市建筑节能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该办法提到 :对于太阳能光伏项目,根据年度实际发电量对项目投资主体给予0.4元/千瓦时补贴,补贴时间为5年。单个项目年度资助金额不超过50万元。

    0.4元/千瓦时、连补5年 ,该政策一经曝光,引发行业人士的巨大关注。这一政策对当地光伏产业是巨大的利好,即使是放在“531”之前,这么大手笔的补贴政策也及其少见。多数的地方补贴一般都是0.2元/千瓦时左右 ,而且一般补2-3年 。况且这是在“531”新政之后生效的政策?相比下来,深圳的补贴政策可谓是诚意十足。该政策一出 ,可以预见的是深圳的光伏产业将获得喘息机会。

    这还没完,之前早就对光伏产业有补贴政策的佛山、东莞也不甘落后,相继出台了利好政策 。先是东莞针对今年上半年并网的分布式光伏项目进行了补贴 。东莞市的补贴内容具体为 :

    1 、 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各类型建筑和构筑物业主,按装容量18万元/MW补助,单个项目不超144万元 ,分四年拨付;

    2 、 对机关事业单位 、工业 、农业等非自有住宅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各类投资者,补助0.1元/度,连补5年;户用光伏补助0.3元/度 ,连补5年。

    紧接着佛山也将原先就有的0.15元/度+1元/瓦的地方补贴政策延期至2023年12月30日 ,在此之前并网的佛山市光伏项目 ,均享受该补贴政策。佛山市的补贴内容具体为:

    1、 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项目给予一次性奖励,工商业2万元1兆瓦,单个项目不超过40万元;个人1元每瓦,单个项目部超过2万;

    2、 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项目和地面光伏电站的各类投资者,连续三年按实际发电量给予补助 ,0.15元/度,连补3年。

    当国补没有指望,地方补贴成为了行业的救命稻草 。尽管相对于20年的国补来说,地方性补贴相对较少,但是却对于当下的光伏产业来说意义重大 。广东省的给力引起了行业的关注,没过几日,前两年光伏产业发展最为积极的苏杭之地也开始坐不住了。

    地方政府频出利好 下半年光伏市场能否起死回生?

    近日,苏州发布《进一步促进苏州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征求意见稿 ,再次刷爆朋友圈  ,该征求意见稿提到 :对于2018~2020年期间建成的分布式发电项目,如果是已经享受国补的,那给予0.05元/千瓦时补贴;未纳入国家补贴的项目 ,给予0.37元/千瓦时补贴,连补3年。此外,在2018~2020年,对于在苏州市内年建成的分布式发电装机总量超过1万千瓦的专业建设运营机构,按0.1元/瓦奖励建设运营机构,年奖励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而除了深圳 、佛山、东莞 、苏州等地 ,湖北省、杭州等地都在近期针对光伏产业出台了利好政策 。

    下半年光伏市场能否起死回生?

    如前文所述,今年下半年的市场之所以陷入寒冬,主要是因为补贴被暂停 。而以目前的光伏度电成本来看,一个光伏项目如果没有补贴便难以获取利润 。所以企业下半年最核心的问题在于 ,如何让光伏项目在没有国家补贴的情况下仍然盈利。

    解决办法似乎也很简单 ,不外乎“降本增效”。谁能抢先把成本降下来,谁就能在这一轮大清洗中存活。但是目前具备这种“存活”能力的企业非常少,所以大部分企业可能面临困境 。对于那些经营不善、技术实力差劲、产品品质不够的企业来说 ,被淘汰是难免的事情,优胜劣汰,这也是一个不值得可惜的事情。但是有一部分企业一直在努力实现技术创新,一直在尝试降低成本,这些企业可能离摆脱补贴只差一点,只要给他们一口喘息的机会 ,他们就可以为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所以对于部分在技术、产品等各方面都比较先进 ,但是仍然差一点的企业来说,地方性的补贴可谓意义重大 。

    地方政府频出利好 下半年光伏市场能否起死回生?

    与20年的国补相比 ,即使地方性补贴也数额巨大,但是也难以让一个光伏项目恢复到“531”之前的盈利水准。所以地方补贴最多只能提供给企业一个喘息的机会,补贴所带来的微薄的利润不能给予产业生命力,只有降低成本之后带来的利润才是激发行业爆发的甘霖。

    “531”之前的光伏市场是一片绿洲,但“531”之后的光伏市场却成为了一片沙漠 。地方政府的补贴是一场大雨 ,只能解一时之渴 ,但却不足以让绿洲回归。希望光伏企业能在这一轮的考验中发现新的风景 ,希望光伏产业在这一次的成长中彻底摆脱对补贴的依赖。

    来源(中国能源网) 作者(中国能源网)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