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平均续航增47% 国产新能源汽车型关键指标概览

    2018年5月8日

    刚刚过去的北京车展上,人生就是博又看到了一大批新能源车型面世 ,各个车企,尤其是新兴汽车品牌纷纷给消费者画出了大饼  ,动辄号称500公里续航的车型比比皆是 。然而笔者好奇的是,截止到2018年4月,国产的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中 ,续航里程真的能达到500公里的到底有多少?国产新能源车目前到底什么水平?

    于是,笔者把过去一年中工信部第10批(2017年4月27日公布)到第17批(2018年4月16日公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中所有车型研究了一遍,总结了目前国产新能源车的主要技术指标水平 。

    续航里程

    作为普通消费者,纯电动车型的续航里程无疑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核心技术指标 ,其数值大小直接决定了消费者的日常使用体验。

    从数据上不难看出,工况法下平均纯电动续驶里程毫无疑问是越来越长了,从一年前平均222km,增加到了313km,增幅高达41% 。

    而在所有第17批新能源车型中,续航里程最长的要数北汽旗下的新车EU5,该车的纯电动续驶里程达到416km,续驶里程最短的是长安旗下的奔奔mini e,续驶里程只有202km。

    能量密度

    在新的新能源国家补贴政策中,纯电动车型所搭载的电池能量密度被列入了考核范围,低于105Wh/kg的车型将无法获得任何补贴,105(含)-120Wh/kg的车型按0.6倍补贴,120(含)-140Wh/kg的车型按1倍补贴,140(含)-160Wh/kg的车型按1.1倍补贴,160Wh/kg及以上的车型按1.2倍补贴。

    不难看出 ,过去一年中国产纯电动车型的电池能量密度也在快速上涨,从一年前的平均108Wh/kg增长到了135Wh/kg,增幅为25% 。

    在第17批新能源车型中,所使用电池能量密度最高的车型恰恰是续航里程最短的长安旗下的奔奔mini e,其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45Wh/kg,可以获得1.1倍标准国家补贴;而能量密度最低的车型为东风小康EC36,其电池能量密度 117.8Wh/kg,仅能获得0.6倍标准国家补贴。

    百公里电耗

    与电池能量密度同样备受关注的,是车辆的百公里电耗,因为新的补贴政策同样对这一指标进行了限定 。根据车辆整备质量的不同,达到不同标准百公里电耗的车型,可以分别获得0.5倍、1倍和1.1倍标准补贴。

    数据显示,国产新能源车型的平均百公里电耗以及从最高时的15.12kWh/100km,下降到了最新的13.88kWh/100km。虽然总体上国产新能源车型的平均百公里电耗在稳步下降,但电池组重量出现的阶段性变化 ,对百公里电耗的影响较为显著。这是由于目前国产新能源车型的开发模式依然处于“基于传统能源车型 ,更换纯电动驱动系统”阶段 ,车辆整备质量的变化与动力电池组质量变化几乎完全同步。

    在第17批新能源车型中 ,百公里电耗最低的车型为江淮iEV6E,达到了11.37kWh/100km,而表现最差的是广汽丰田的ix4 ,百公里电耗高达17.04kWh/100km。

    有意思的是,目前看百公里电耗与续航里程之间并没有太明显的相关关系。续航里程最长的车型,百公里电耗反而处于中等水平。

    通览所有新能源车型,发现没有一款车型能够在NEDC标准下达到500km的续航里程,也难怪大家都说自己的500km续航里程是“最长续航”。

    不过,各家车企使用了“最”字 ,即便在这个语境下并不违反广告法,也至少也是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了。

    来源(中国能源网) 作者(中国能源网)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