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东北文化产业如何摆脱“负增长”?

    2017年2月20日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数据 ,5万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0314亿元,比上年增长7.5%。从增长速度看,中西部地区最抢眼 ,西部地区增长12.5%、中部地区增长9.4%,均高于东部地区7.0%的增速,而唯一的“负增长”来自东北地区 ,降幅为13.0%。

      有关专家表示,东北文化产业的“负增长”受东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但东北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应该加快发展,不仅文化产业自身要尽快扭转“负增长”,还要在东北经济转型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提供新动能,为振兴东北作出新贡献。

      “白雪”变“白银”

      东北文化产业在全国的体量较小,2016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只占全国的1.2%,近年来东北传统的出版、演出、影视产业受互联网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冲击”,总体运行情况欠佳 。国研智库张诗雨博士认为:“东北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寻求新的突破口 ,激发活力 。”

      一直以来,寒冷的气候让东北人有了“猫冬”的习惯 。但天冷经济不能冷 ,经过这些年的培育,东北旅游开始发力,大力开发冰雪资源,实现“淡季不淡”的局面 ,努力让“冰天雪地变金山银山”。“北上赏雪,南下避寒”也成为2017年春节旅游的两大热点 ,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到亚布力滑雪场,从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到万达长白山旅游度假区,都十分火爆 。

      虽然有了这些成果 ,但东北的冰雪文化旅游才开始破题 ,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对标世界级的冰雪文化开发更有不少文章可做。张诗雨指出:“冬季冰雪旅游是个系统工程,首先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其次要有可以参与体验的产品和配套服务,最后还要树立品牌 ,对消费者产生持续的吸引力。”在此过程中 ,要重视创意开发,强调差异化、特色化 ,避免重复建设 。比如瑞士的达沃斯论坛 ,让一个小镇云集世界知名的企业家和经济学家,带火了阿尔卑斯的冰雪旅游。此外,日本札幌冰雪节 、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和挪威奥斯陆滑雪节也都是国际知名的冰雪品牌 ,经过几十年的培育 ,成为火热的冬季旅游目的地。

      “青山”变“金山”

      冬季冰雪旅游是东北的特色,但毕竟只有一季 ,如何能持续地拉动经济,如何能让资源为其所用 ?黑龙江省旅游委副主任侯伟的答案是 :东北要打造四季皆宜 、冬夏两旺的旅游品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发展夏季生态避暑休闲旅游,实现从“一季游”向“四季游”转变 。

      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是东北的优势资源,现在更是“稀缺资源” ,也要变成“金山银山”。侯伟希望,应进一步加强对东北生态资源的梳理和创意策划,充分开发创新产品 ,创造多功能、多层次 、多样化的复合型体验,延长消费时间,拉长消费链条 ,扩大单位产出和单季产出,向二次消费、综合消费、充分消费要效益。

      近日出台的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 ,延长农业产业链 ,是新常态下农村经济增长的潜力所在 。东北是天赐的“大粮仓” ,“苞谷地里黄,稻花岸上香 ,小麦抽新穗,大豆茎秆壮,春播秋收丰登粮” ,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大好条件 。去年9月,农业部专门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定下7000亿元营收目标 ,全国各地休闲农业蓬勃发展,东北也应尽快搭上休闲农业发展的快车,通过创意和产品设计,充分开发利用东北的农村资源,促进东北经济结构的升级。

      “冷资源”变“热产业”

      去年,一位东北文化产业园区的副总经理南下深圳发展,他的理由是“东北的业务和事业一直停顿 ,不能再浪费时间和机会,只得离开家人去南方发展”,言语中满是不舍和无奈。

      人才对发展文化产业十分重要,而东北文化产业的发展瓶颈是高端人才的流失和匮乏 。专家建议,东北的“二人转”、小品等特色表演艺术带给观众许多欢乐,除了要注重表演设施的“硬件”建设,更要重视“软件”建设,让新人、新作不断涌现 ;长春电影制片厂在改制后,还要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激励机制,增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数字创意已被纳入“十三五”战略新兴产业,沈阳的工业自动化生产底子厚、基础实,要打开思路,插上“数字创意”的翅膀,迎来新的变革发展 。

      东北的白山黑水间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虽然现阶段开发层次较低,人气不旺 ,但是发展潜力巨大 ,可以形成活力十足、热气腾腾的产业优势。

      国家旅游局规划,今后五年工业旅游将会进入一个黄金发展的历史阶段,直接旅游收入总量能够超过2000亿元 ,有望带动超过600万人次的新增就业 。而东北的工业文化资源丰富,抚顺西露天矿、大庆油田等曾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 ,可借此机会,策划一批有吸引力的老工业基地特色旅游,还可以借鉴国外老牌工业基地转型的做法,形成新的特色小镇 ,既能留住东北地区几十年来工业发展的成果 ,也能激活新的产业。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佚名)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