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博

  • “学龄儿童”如何拥有专属的营养膳食?

    2017年1月23日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成长 ,但却在最需要努力的时间 ,没有尽到自己作为“健康守门人”的责任。学龄儿童即指6-18岁的少年儿童,这是一个关系着未来身体营养健康状况的关键时期  ,很多重要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都会在这一期间形成。那么,每个关心宝宝未来的爸妈都应该学会如何抓住时机,适宜地引导孩子学会掌握营养膳食的真谛。

      上周,《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以下简称《指南》)发布 ,这本《指南》是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基础之上 ,进一步提出了针对于6-18岁的未成年人的营养膳食建议。

      中国营养学会杨月欣理事长在发布会致辞中提到了日本营养领域的一个“奇怪”现象 :如今,当全球部分地区居民的肥胖率和糖尿病患病率都在上升的时候,日本居民2015和2016年的肥胖率和糖尿病患病率却都是下降的 ,而且日本女性的肥胖率为“0”,超重的也只在5% 。

      日本的营养师揭示了数据背后的“真相”。一方面 ,日本从小的教育中就将膳食营养作为重要的课程,并有相关的法律去促使孩子们在关键的学习时期养成营养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至于成年后都可以自己掌握营养膳食方案。另一方面 ,跟大部分国家的营养师在大城市工作不同,日本的营养师更深入一线 。他们遍布各个城镇和乡村的学校和家庭之中 ,确保营养引导被执行得更顺利,落实到每个孩子的日常里。

      日本正是抓住了“学龄儿童”这个关键的时期 ,进而提升了国民身体的素质 。我国营养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处于建设阶段,所以,人生就是博自身更需要加强营养技能的提升。以新发布的《指南》入手,引导“学龄儿童”养成健康营养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势在必行。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教授在发布会上解读了该《指南》 。他指出,《指南》特别推出了针对于儿童的五条核心推荐。每一条推荐都从实践应用和科学依据等角度进行了重点解读 ,结尾处也都设有“链接”,以方便了解更多的营养常识。同时,《指南》理论联系实际,指出了实际生活中种种错误的膳食引导行为,有很强的实用性 ,值得在学校和家庭进行推广和应用 。

      1.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

      想给自己的营养升级,就必须先了解营养中的“规则”,最基础的就是认识食物的营养。父母应该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自己去认识 、熟悉和了解食物,并让他们参与到家庭厨房里的食物准备工作中 。这些实践不仅是最好的亲子互动 ,也是最润物细无声的营养科普。当孩子们爱上食物本身 ,那些让你头疼的餐桌礼仪和挑食厌食行为也将慢慢地消失。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家长们千万别把餐桌变成发布考试成绩、拷问心灵和吵架拌嘴的坏回忆回收站,更别用食物作为奖励或是惩罚。科研已经发现 ,进餐环境和情绪会影响学龄儿童的食物摄入,那些不开心的进餐感受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健康。

      2.三餐合理 ,规律进餐 ,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一日三餐是学龄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可以疏忽 。而且,研究显示,早餐吃得丰富营养 ,可以改善认知能力,还能一定程度上降低罹患肥胖的风险。

      此外 ,应养成天天喝奶的习惯。这其实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养老保险,因为养成喝奶的良好习惯可以促进骨骼的健康,从而受益一生 。不过,要学会区分乳饮料和奶制品 ,前者的营养成分低很多。

      3.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

      总跟宝宝说要少吃零食?错了 ,零食可以吃 ,关键要会选择。坚果、水果、麦片、全麦面包和煮红薯等等都可以是正餐外给孩子的营养补充,适当食用,有助于营养均衡。

      零食可以选择 ,但“足量饮水”只能选择“水”,最好是白开水 。绝对不能用饮料代替水,尤其是含糖饮料。对于一个50千克重的学龄儿童来说 ,一听(330毫升)的含糖饮料所含的能量(约150千卡) ,需要跑步约30分钟或者大步走75分钟才能消耗掉。长期摄入含糖饮料 ,肥胖、糖尿病等风险都会增加。

      4.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

      过胖和过瘦不只会造成身体的负担 ,往往也会成为部分孩子的心理创伤。如何保持适宜体重,避免暴饮暴食和偏食节食的问题?需要父母们多为孩子的饮食花些心思。有时候孩子挑食偏食是因为家长提供的膳食结构本身就是单一的。家长们过分地在饮食上“投其所好” ,不让孩子去探索丰富的食物世界 ,对于孩子们养成正确的膳食理念,保持健康的体重,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5.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关于运动,如今很多辣妈帅爸自己都在身体力行 。其实 ,与其成人以后才开始减肥健身,不如让他们从小把运动当作生活的日常。建议孩子们在饭后1小时候开始运动 ,并且在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佚名)

    人生就是博集团(www.sdluoxiang.com)

  • XML地图